谁在贩卖医药人的焦虑?

时间:2021-05-28 17:02     来源:药智网-风轻    点击: 9879次


近几年,医药人很焦虑。

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要求全国各地坚决落实“九不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行业不正之风。2016年“平安夜”,上海、湖南两地的相关医院接待了来自央视队伍的夜访暗访,随后全国各地掀起医药反腐专项整治行动。2017年,《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正式公布,根据文件精神,2018年,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医院巡查工作,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医院巡查工作。一时间,谈医色变。过去的客情加带金,一定会被专业化、差异化优势的企业所代替。市场调控的杠杆是无情的,不遵守规矩,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期间,2017年两票制的出台,促使药品流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过票公司和许多代理商等实体被一层层压缩,生产商将自行管理货物流、发票流、资金流,增值税上下游风险越发凸显,全流程合规操作挑战艰巨。2018年4+7降价,一顿组合拳打得许多“母凭子贵”高高在上的大型外企、内企找不到北,从懵然、惊慌直至反扑无果的无奈。2019年联采扩围,再次刷新了过评品种的价格新低,与其说是企业主动顺应趋势顺势而为,倒不如说是抢滩登陆爬上孤岛先活着再说,毕竟在海里呛个半死的滋味2018年他们就已经领略到了。

记得2015年药品招采7号文刚出台之时,有关方面就一直在通过大会小会劝告企业:抓紧转型,再不转型就晚了。可那时大家觉得十有八九是雷声大、雨点小,等等看再说。但随着四年以来政策的越收越紧,许多企业才悄然明白:之前的政策制定其实一直在给企业机会,没有大水漫灌而是渐进式的推进。但当相关政策以雷霆手段从天而降之时,这个时候医药人再指望突然天赐甘霖出现菩萨心肠,就无疑是痴心枉想。此时的焦虑,也不仅仅是入身,而是真正的入脑、入心,三行合一。

当前,医药人焦虑的本源无非就是四个关键词:

提质——过评仿制药替代原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已成为国家推进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推动整个医药行业技术水平升级的必由之路。

保障——通过基药1+X政策的推进,明确了以基药为主导的用药模式的要求已经形成。最终核心是满足临床基本用药需求,强调基药“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

出清——通过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带量采购,加速医药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企业之间资源整合的动力,一大批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中小型落后企业即将快速退出历史舞台。

净化——逐渐细分的市场和政策,让大多数企业从赚快钱的梦中醒了,过去的做法行不通了,现在抬头是循证医学和路径,低头就是DRGS,左侧是带量采购,右边就是各种重点监控目录的限制。留给自己就是两条路:要么做创新,要么安心按高标准做仿制药。

文章写到这里,究竟是谁在贩卖医药人的焦虑似乎也呼之欲出。焦虑是人有时间观、有未来感的体现,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这促使你做长远规划。医药政策的出台,本质上是规范医药市场,让真正想干事、干成事的企业和医药人脱颖而出,是真正回归到“少琢磨人、多琢磨事”的医药本源,与这些焦虑相比,医药市场的红利和机会其实一直持续在增多,以后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这不是说你可以不要努力,机会就会掉在你头上,还是要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把握将来的机会。

抛却焦虑不谈,医药人应该有三个自我要求:

自我约束:什么事情该干(循证医学、临床路径、研发投入、节本降耗、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合规意识、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什么事情不该干(灰色营销路径、通过伪CSO继续洗钱)。

自我调节: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提前做好战略决策)。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成功时不狂妄,失败时不颓丧。(随着政策的变化,最大程度的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协调关系。盘活企业机制,保证处理问题时的流程和制度的落地执行快速高效)。

自我激励:赢了,多想想自身还有哪些问题。输了,多提醒自己其实一切还没有那么坏。毕竟医药人是通过错误学习的,错误包括没有抓住机会。分析清楚,提升认知,改变方法,下次就能抓住机会,这就是迭代与进阶。

对医药人来说,焦虑一些实属正常。这个时候,就需要每个人都擦亮眼睛,扭曲人们价值认知的话就当乱风过耳,有些只是打破人们内心的平衡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事情就当过眼云烟。对医药人来说,医药市场的现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这里没有什么火焰山,更没有什么无底洞,很多事情看似复杂但并不复杂,穿上适合的鞋,走出自己的路。当你踏踏实实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什么可焦虑的?

天下本无事!


(责任编辑:中山医永利皇宫463cc编辑部)